亚美体育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开局之年,也是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30周年之际。1993年底,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积极提高苏南”的部署要求,江苏省教委印发《关于在苏南地区组织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试点的意见》,鼓励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苏南地区先行先试,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标志着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启教育现代化探索之旅。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江苏已经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积极探索教育现代化30年。
10月31日至11月1日,江苏省教育厅在常州举行教育强省建设百校行“江苏教育现代化30周年”主题采访活动,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解读并展示常州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30年来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启示。发布活动在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举行。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新闻宣传办公室)副主任殷建华主持会议,常州市政协副主席、教育局局长完利梅作综合发布。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严永志,武进区教育局局长曹雄伟,钟楼区教育局局长杨文娟,以及常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班子等成员出席会议并答记者问,并特别邀请了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出席会议作专家点评。
常州市教育局局长完利梅表示,自1994年,常州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启动教育现代化工程,聚力推进教育观念、教育发展水平、教育体系、教育条件装备、师资队伍、教育管理现代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常州特点、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30年来,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悉心指导下、在常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常州教育高举“教育现代化”一面旗帜,瞄准“公平、优质”两大目标,主攻“推进均衡亚美体育、提升质量、增强活力”三大任务,基本构建成“基础教育更高品质、职业教育更高水平、高等教育更有特色、终身教育更有成效”的新格局。全面创成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地级市、全国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城市、全国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等亚美体育,常州教育现代化建设综合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常有优学”金字招牌更具活力、发展王牌更具实力、城市品牌更具影响力,为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现代化城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30年来,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总体布局实现从“施工图”到“实景图”的落地。率先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和“在常高校党建联盟”,充分发挥“秋白党支部”示范引领作用,党的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30年来,始终坚持全市域一体化统筹教育资源布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525所,累计增加学位27.4万个。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南航天目湖校区、南医大常州校区等先后落户常州,由4所普通高校和3个办班点,增加扩容为5所本科院校和8所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由1993年的8897人增加至目前的17.25万人。常州经开区教育总投资40亿余元,新建、改扩建24个教育重点项目,新增学位近2万个;先后投入2亿余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投入2700万元建设全区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新增市新优质学校11所、省市优质园8所,两项数据占比排名进入全市第一方阵。“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和“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两大创建,均高分通过省级评估认定,全市教育总体布局更加优化、规模逐步扩大,教育现代化宏伟愿景正落地成为现实图景。
30年来,常州教育事业发展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坚持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世纪末,启动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内容的“金边工程”,实施以“同在一片蓝天,共享良好教育”为目标的“蓝天计划”。2003年启动以推进学校变革为宗旨的“学校主动发展”工程,2004年启动以优质教学资源下乡为主要举措的“春晖工程”,2007年以来先后启动“集团化办学”“优质学校建设”“新优质学校”创建工作。30年来,常州教育实现从深化产教融合“蓄势能”到“赋动能”的转变。十八大以来,以建设“中国职教名城”为奋斗目标,以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统筹推进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国家首批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建设,实现了国家职业教育“一体两翼”总体布局在常州的“两翼齐飞”。
30年来,常州教育人才队伍实现了从“硬实力”到“软实力”的提升。始终坚持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30年来,全市专任教师人数从4.3万增加到7.7万,增幅达79%;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提升32、8、18、37个百分点,目前均接近100%。30年来,先后推行“县管校聘”人事管理、教师绩效工资“1+X”、岗位聘用制管理等一系列探索性改革措施,逐步呈现出教师竞相成长、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30年来,先后实施“三名工程”教师赋能行动、“四有好老师”团队培育工程、“五级阶梯”分层培养计划等组合型项目,常州教师成长路径越走越宽。
30年来,常州教育培养时代新人实现了从“跑得快”到“跑得远”的跃升。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90年代以来,常州坚持 “德育为首”,建立市级德育顾问团,率先推行中小学德育工作考核制,逐步形成了目前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载体多元、螺旋上升的“七彩德育”体系。30年来,教体融合不断深化,“一校一品一特色”体育品牌竞秀芳华,常州体育人才输送数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非凡30年,常州教育始终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涌现出了以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维达大奖获得者宋彪为代表的一大批“大国工匠”,也因连续20年实施书法教育“百千万”工程而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小小书法家”,在培养时代新人的新赛道上蓄势赋能,不仅跑得快而且跑得远。
据了解,10月11日,常州市教育局局长完利梅在人民日报刊发了题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署名文章,提出要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要牢固树立教育质量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
发布会邀请了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常州市发改委,常州市委教工委、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及相关部门领导干部参加,同时邀请了部分国家级和省市级媒体记者参加。
据新华社记者提问:请问30年来,常州教育现代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常州市发改委在助力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常州市发改委副主任严永志答: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常州市发改委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省教育厅工作要求,始终将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之以恒、全力保障和推进。一是以优质均衡谋发展。二是以最实举措抓项目,着眼群众“有学上、上好学”需求。30年来,全市教育领域实施项目超过500个,新建、改扩建学校超过500所,安排总投资近500亿元,有力保障了全市学位供给,“家门口的学校更精彩”惠及千家万户。三是以最大力度优政策。从深入实施民生幸福工程、“种好幸福树,建好明星城”、深入排查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到打造“六个常有”民生名片、实施“532”发展战略建设共同富裕文明向善的现代化常州等重大战略部署中持续安排推进教育领域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重要举措,持续构建成熟有效的教育现代化建设政策体系。四是尽最大努力强争取。据统计,历年来常州市发改委累计向上争取教育领域中央预算内资金、债券等各类资金超过50亿元。
新华日报记者现场提问:请问在推进教育现代化30年来,武进教育的显著变化有哪些?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局长曹雄伟答; 30年来亚美体育,武进区始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着力打造“吾有优学”教育品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敢为”到“有为”,持续跑出教育发展“加速度”。一是坚持优先发展,在资源建设上实现新跨越。“十三五”以来,全区教育投入超251亿,完成新建改扩建项目68个,新增学位近54000个,仅今年就有8所新建学校投入使用。二是坚持创新发展,在队伍改革上展现新活力。武进教育争当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先行者”,评聘分开、高职低聘被教师接受并成为常态。三是坚持内涵发展,在教育质效上呈现新样态。近年来,武进全区优质幼儿园覆盖率超90%,优质义务教育学校比例100%。现有全国艺术体育等特色学校34所,省级内涵项目38个。最近一届国家和省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的等级与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江苏教育报记者现场提问:请问钟楼区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局长杨文娟表示:“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长每一个!”是钟楼秉持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信念,以教育之强夯实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钟楼实践。近年来,我们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近年来,钟楼区先后成功创建为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在“教育管理现代化”方面的三点实践与大家分享共勉:一是集团化助力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协同化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三是项目化激发主动发展意愿。钟楼教育先后承担省级以上实验项目10个,市级、区级项目43个。以项目撬动学校特色发展,培养专业化研究团队,激发学校主动发展愿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一批批“明德、明志、明范”的“钟楼明教师”正主动为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吕玉刚表示:很高兴参加“江苏教育现代化30周年”常州专场新闻发布会。我对常州最突出的感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扛在肩上,广大校长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营造了良好的常州教育生态。
我以“六个注重”“六个着力”简要作为点评:首先是注重树立科学理念,着力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灵魂。常州教育一直将落实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亚美体育,始终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培养、面向全体、知行合一的教育质量观念,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积极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助力学生人人出彩、人人成才。
其次,注重丰富课程资源,着力实现教育内容的现代化。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施工图,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常州教育坚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发了一批具有常州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了一批优质课程资源基地,打造了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有效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第三是注重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实现教育方式的现代化。课堂教学是育人的核心环节,教育方式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常州教育注重加强条件装备建设,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转型赋能,有效支撑教与学的方式变革,深化探究式、互动式、项目化、情境化教学,强化音体美和劳动与社会实践教育,开发建设了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研学实践基地,有效地提高了全面育人水平。
第四是注重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实现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教师是办好教育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常州教育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最重要基础工作来抓,实施了“四有好老师”团队培育、教师“三名”工程等项目计划,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高素质专业化的优秀教师;推行了“县管校聘”、教师绩效工资“1+X”等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有效激发了教师队伍生机与活力。
第五是注重教育治理创新,着力实现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教育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育治理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有效保障。常州教育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以激发办学活力为目标,积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了多个方面的教育改革实验区,基本健全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竞相迸发,有效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最后,我认为常州教育更加注重坚持质量至上,着力实现教育质量的现代化,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常州教育始终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全面推进减负提质增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各级各类非义务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协调发展,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学成果不断涌现,获得了52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其中一等奖13项;在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监测中,常州教育质量水平连续多年位列第一方阵,多项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30年初心不改,30年砥砺奋进。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江苏省常州市一直坚守教育本真,一直走在时代前列。面向未来,祝愿常州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上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再立新功!
奋进新征程,再展新作为。江苏常州将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必谋之事,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必为之功,把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作为必经之路,瞄准“更加公平、更为优质”奋斗指向,大力推进更优的学校发展、更优的校长引育、更优的师资提振、更优的课堂教学、更优的学生培养亚美体育、更优的教育服务,不断丰富高质量“常有优学”新内涵,全力打造教育现代化建设新高地,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常州篇章贡献教育力量,为教育强国建设的江苏实践贡献常州案例。(图文/李昌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