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体育办实“关键小事” 教育更具温度
发布时间:2024-01-17 08:58:31

  亚美体育习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亚美体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教育领域的生动体现。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牵动着社情民心。对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国家来说,让千家万户在教育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尤为重要。

  2023年,教育民生的基础越来越坚实,道路越走越宽广。牢记习的嘱托,回应群众美好教育期待,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战线的“行动答卷”接续书写,更加多彩。

  习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促进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缩小教育的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好满足群众对“上好学”的需要。

  进入新时代,面对多样化需求,增进教育民生福祉意味着不仅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更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获得感”,成为检验教育民生工作的“刻度尺”。

  2023年伊始,一个好消息传来,经国务院批准,从2023年春季学期起,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小学由年生均650元提高到720元,初中由850元提高到940元,以支持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后服务水平。

  增加经费投入——国家以最直接的方式,传达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强学校育人阵地的坚决态度。

  这一年,“优质均衡”“扩优提质”成为基础教育最响亮的声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迈上新台阶。

  谁能想到,一所山区的中心校,居然可以拥有总投资达100万余元、270平方米的武术训练馆?

  在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庙坝镇中心校,这已成为现实。今年9月,在整个川南地区都极为少见的学校武术训练馆投入使用。该校将武术作为办学特色,人才辈出,已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斩获近100枚奖牌,向省队输送了8名优秀队员,并培养出两位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冠军。新训练馆的投入使用,使该校弘扬武术特色如虎添翼,更是大安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始终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不断加大教育投入,致力于特色办学,唱响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斗之歌。”大安区教体局负责人说。

  习一直牵挂着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今年5月31日,习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亚美体育,‘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

  今年,大运会、学青会相继举行,体教融合的丰硕成果鼓舞人心。赛场之外,不少基层中小学书记、校长表示,体育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已获得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的思想认可与行动支持,学校体育也随着体教融合的深入,成为推动“五育”并举、家校协同以及青少年全面成长的重要举措。

  这一年,规范化近视筛查流调,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筛查、诊断、视功能分析“三级监测”系统等愈发完善。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每周三,济南市外海实验学校的小学生都会集中进行视觉训练。“现在家长、学校、医院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保护孩子的眼睛努力。”外海实验学校校医王佃翠说。

  民以食为天。如何让学生吃饱、吃好、吃得有营养?今年,福建省晋江市罗山中心小学食堂正式投用,西芹炒肉、大虾、排骨炖土豆、清炒大白菜等菜品琳琅满目,全校800多名师生解决了午餐难题;在河北张家口,今年以来,全市切实做好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提质增效专项重点工作和省级食品安全标准化学校食堂创建,19个县区全部建成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县级监管平台,学生吃得更放心,家长更安心。

  这一年,“双减”迎来关键节点。自2021年7月“双减”政策正式实施,如今已历时两年多,成效有目共睹。

  2023年,“双减”再发力。10月15日,《校外培训行政处罚暂行办法》正式施行。一个月后,首次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召开。

  “依法坚决将党中央‘双减’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着力发挥法治在校外培训治理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的信号,无比鲜明。法治,将为“双减”工作高质量推进提供有力保障,让“双减”行稳致远。

  “这两年,校外培训机构的收费守规矩了,以往家长最怕的‘卷款跑路’少了很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课后服务也充分满足了家长需求。”北京家长陈女士说,“希望未来的‘双减’,能更好服务孩子全面发展。”

  进入12月,寒潮频繁来袭,多地雨雪交加。孩子上下学怎么办?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今年开通的校车发挥了大作用。“孩子坐着校车,不需要我再骑着电动车接送,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真是太幸福了。”学生家长胡女士欣喜不已。而在北京,今年开通试运行的“通学公交”将中小学生上下学纳入公共交通保障范畴,试点学校学生的通勤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这一年,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在各地广泛办成“暖心实事”。一件一件“小事”,汇聚而成教育强国建设的“大事”。

  习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就相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3年6月,习在内蒙古考察时,再次强调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

  就业,是对学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检验。能否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能否为各类学生提供“升级”的“立交桥”?面对必答题,教育系统交出奋进答卷。

  为抢抓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期,5月—8月,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实施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各地各高校积极响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有效提升市场化渠道吸纳就业能力,同时优化调整政策性岗位招录时间,不断拓宽基层就业空间。

  因为一直准备考研,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学院本科毕业生朴林梅今年4月才开始找工作。“每次求职都感觉心里没底”的她,很快得到学校的帮助,“老师教我修改简历,还为我推荐了多个工作岗位,在面试前多次给予指导”。最终,朴林梅如愿入职。

  随着新一届毕业生进入求职季,不久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26条举措,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这一年,职业教育更“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改革目标更加明确,体系更加完备。一个好消息是,经过多年努力,职教高考录取人数占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比例,从2014年的约20%增加至2023年的60%以上。

  山东省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刘宇航就是其中的受益者。查询到自己参加职教高考的成绩,刘宇航很高兴:“在春季的职业技能和知识考试中,我发挥得不错,最终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录取了。”在他的母校,最近3年有600多名学生通过职教高考升入本科学校,3000多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章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陆吉明说:“不少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这一年,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成为潮流。北京市积极布局建设高精尖产业领域共性技术平台,不断贯通产学研用链条;深圳市光明城引入一批大科学装置平台,并面向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开放,助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来自全国的高校、企业、国家实验室、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协会等33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构建高质量工程师培养和认证体系……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的育人模式,正在迅速推行亚美体育。

  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在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共建开辟出就业“新赛道”。专业对接产业、“订单式”培养、人才对口输出、职业规划培训等创新举措,提升了访企拓岗的实效性和供需匹配度。今年6月,现代服务产业学院餐饮管理专业学生唐入景“毕业即就业”,“无缝衔接”进入校企合作办学的云南优邦实业有限公司工作。

  “大一先学习大学语文、英语等基础课程和理论知识,大二开始就进入岗位实操,除了本专业的专业课,还需要学习管理、财务方面的知识。”唐入景说亚美体育,“理论和实操相结合,为我快速适应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习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学校、家庭、社会要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教育关乎每个孩子的命运、每个家庭的未来。今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育人过程中的作用,为三者协同育人提供了指引。

  随着课后服务有序推进,大家正为“双减”的落地开花而高兴时,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责任督学冯培堂却在督导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中小学课后服务解除家长后顾之忧的初衷,在有些家长眼里却成了“躺平”的理由。

  冯培堂所辖的地区地处偏僻,世代为农的家庭占绝大多数,家长们普遍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们也常反映工作中家长不配合。为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在冯培堂的建议下,中心校开设家长学校,针对农民家长农活忙、家教意识弱、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家长量身定制“做合格家长”的教学计划,灵活的学习时间、形象化的学习内容提高了家长的积极性。截至目前,两所小学分别有53名和90名家长荣登优秀家长光荣榜,占比均达60%左右,大大提高了家庭环境的育人能力。

  “马上要考试了,我和孩子都有些焦虑,你们的心理‘帮帮团’课程我很感兴趣,能出一期关于考试焦虑主题的‘帮帮心语’给支支招吗?专家什么时候能来我们社区啊?”近日,山东省日照市教育局“帮帮”家长热线负责人接到求助电话。

  这样畅通直接的对话,在当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并不鲜见。近年来,日照市以“帮帮”心理品牌为载体,逐步探索形成了“校家社网”全环境一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截至目前亚美体育,日照市已开通心理热线条,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师生家长全服务,累计服务学生家长5800余人次,成功化解心理高危来电22例。

  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性难题。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

  今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改革的落脚点直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将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教育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许。2023年,一项项教育数据,一个个教育亮点,描绘出教育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指向教育强国建设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