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体育每位教师都能成为研究者
发布时间:2023-05-04 21:54:39

  亚美体育“我喜欢当教师,也热爱阅读,我还应该做哪些努力才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已有10余年教龄的华山中学语文教师程自强,在聆听了2天的论坛及研讨活动后,觉得自己已经找到了答案。经过近2年的酝酿和筹备,新疆铁门关市首届“教育阅读节”暨“大夏书系读写节”专场活动,于4月22日-23日拉开了帷幕。华山中学活动主会场汇集了当地900余名教师,大夏书系视频号、中国教师报视频号、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视频号、中小学老师等多个平台全程同步直播,近4万名教师观看了直播。

  为什么学生学习如此痛苦?为什么教师是教学一线的主人,但是却很难以“实践主人”的身份来进行教学研究,更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如何让教师主动参与到课堂变革中,并最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带着疑问和思考,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研究员陈静静自2008年起致力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10余年来,她背着相机、走进课堂,观察和研究了3000多节课和5000多名学生的完整学习,并最终形成了《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等多部专著。

  该书一经出版,就像自己“长”了脚,没做什么宣传就卖了20多万册。无数的教师因为这本书而重新开始审视自己的课堂,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入到“学习共同体”研究中。这次论坛的召开,已被大家称为“网友”见面会,“两年来,我已和不少教师通过线上方式认识了”,陈静静说。

  论坛上,陈静静以《在学习共同体中成为好教师》为题,鼓励现场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你们最能观察到学生,而一切问题的答案都在教育现场”亚美体育。她说,教师首先要学会成为“专注的观察者”,只有这样才能看到课堂“最隐秘”的地方。她说,自己10多年来做的比较特殊的一件事,就是近距离地观察学生和记录课堂,其目的就是要“打开学习的黑匣子”,了解学生到底是如何学习的。

  “当我们把整个课堂录下来,然后和教师一起看录像,研究学生为什么学习困难时,许多教师很受震动。他们的观念开始发生改变,他们开始从过去关注自己如何教,逐渐转变为关注学生如何学”。陈静静说,一些校长看到教师的变化后,就把这样的方法变成了学校校本研究的方法,这所学校也很快能脱颖而出。

  如何成为专注的观察者?陈静静提供了两种方法,即“焦点学生观察”和“关键事件分析”。所谓“焦点学生观察”,就是一节课只关注一个学生;“关键事件分析”则是指对这名焦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事件进行记录和分析,“这时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困难点到底在哪里,他的学习需求到底是什么。”

  陈静静相信,教师做研究最好的田野是课堂,而最好的研究方法是进行行动研究或者课例研究,即将课堂中的真实案例以及真实的课堂实践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不断改善自己的日常实践,进而推动课堂进行教学变革。她鼓励教师不要迷失在“琐碎的”日常教学中,而是学习如何将日常的备课、上课、观课、教研活动,以及对学生的观察和接触等常规性活动进行详细记录,“而这些都将是教师研究的重要方式,非常可能转化为研究成果。”

  上海市特级教师、浦东新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黄建初,近年来一直关注课例研究与教育写作亚美体育。2012年,黄建初邀请陈静静博士一起走进课堂做研究,“课堂观察这门研究技术,开始受到关注并流传起来,慢慢形成了一种新的写作体裁——课堂观察与分析”。这是教育案例的延伸,与课堂紧密联结,为课例研究提供了实证资料。

  在培养骨干教师学做课例研究与日常写作的过程中,黄建初发现研究与写作有助于教师心智模式的改善。“原来我们认为教师就是一个实践工作者,现在我们要突破这一陈旧观念,因为教师也可以走向学术人”。他认为,作为教育学术人的教师不仅具备“教学学术”,而且要将教育教学视为独特的育人领域兼学术领域。他建议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情景中开展研究,在解决本土的问题中实现创新”亚美体育。

  黄建初指出,写作作为一种“输出”方式,是对知识的重新整理和建构,更是一种大脑的深度思维过程。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育写作的训练,“教师可以从写教育随笔开始,一点点锤炼‘自己的思想’”。

  “其实写作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它更是一种思想过程,‘唯有写,才会写’。不间断的写作是实践,也是研究的证据”。他指出,写作首先是一种思维的体操,有助于教师成长。其次,教师写作可以通过叙事讲好自己的教学故事,而这些故事将会成为教育论文中的证据资料,“从教育案例到课堂观察与分析,是教师容易上手的写作技巧”。第三,教育写作不仅具有研究价值,还具有改善心智模式的作用,“这比得奖、评职称更重要,因为教育写作是教师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

  “好文章是做出来的,好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为此黄建初提出写作的“三步、五论、一结构”方法。他同时提倡教育写作的“零修辞”准则。他认为,教育写作缺乏灵魂亚美体育,不是教师生动的教育实践缺少表达的文体,而是没有找到入门的钥匙——教育主张,“即使是以叙事见长的文章,如果有教育主张,也可以与说理类文章并驾齐驱,使教育写作园地百花盛开”。

  作为教师,你是愿意教优秀的学生还是调皮捣蛋的学生?如果你能利用自己的智慧,把那些难以搞定的学生扶上马,让他们获得成长与成功,你是不是更有机会获得专业成长和教学成功?你是否想过,你的思维方式对于你的专业成长会起到决定性影响……

  做过一线教师和校长、也当过教研员的成都大学教授、四川西部教育研究院院长陈大伟,对教师的职业特性和专业成长有着切身的理解。他长期致力于教师继续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幸福生活。他发现,教师思维方式的转变是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先决条件,“思维方式比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更重要,它将极大地影响人的生活和工作水平。”

  陈大伟以《教师思维改善与专业成长》为主题,从教师如何看待自己的学生、如何自处、如何提升教育方法和能力等多个层次,阐释了“人因思而改变”。他说,教师应该学会从思想的提供者转变为思想的促进者,“而这将带来教学的核心改变”。

  陈大伟鼓励现场教师专注于专业成长亚美体育。他指出,教师的工作是育人,育人首先要育己,“教育研究首先要研究自己,做明白的教师,通过研究发展自己。自己发展好了,才有能力和水平去教育和影响学生。”教师只要在专业上发展了,有了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能力,就能解决今后在课堂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因此,陈大伟提出“成长至上”,“我以为,教师的研究就是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使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指向工作和生活改善。”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说:“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它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对此,陈大伟深以为然,“教师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要不断地研究自己,并在研究和成长中赢得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教师的阅读与写作,绝不是简单的吸入和输出,而是一种对话,是与伟大思想的对话,是与优美事务以及现实生活的对话,最终是与自己的对话……

  教师的阅读与写作,更是一种研究,是对人的研究、对儿童的研究、对教育的研究……最终是一种自我的发现……

  《教师月刊》主编,“大夏书系读写节”联合发起人林茶居,以《建设自己的书房》为题,与现场教师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和写作体会。他相信,建立在阅读、分享与对话之上的书房,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书房”,最终将实现“身体叙事和灵魂叙事,并过上一种智力生活,一种审美(艺术)和逻辑(科学)的生活。”

  林茶居说,人可以把书带到任何一个地方,书也可以把人带到任何一个远方。他认为,通过阅读与写作,教师将会获得一种“拥抱生活”的能力:拥抱自己,更扎实地安身立命;拥抱职业,更从容地教书育人;拥抱未来,更优雅地传经授道。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大夏书系”总策划李永梅,一直在思考如何让教育出版真正卷入到教师鲜活的教学一线中,并为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供更深度的专业支持和服务。“我们于2012年发起‘大夏书系读写节’,就是要聚焦本土教育发展,发掘国内原创选题,帮助教师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它作为推动教师优质阅读的公益平台,目前已覆盖全国几千所中小学,并成为教师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

  如今,“大夏书系读写节”已在全国各地的教师群体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2021年4月世界读书日,“大夏书系读写节”正式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发出阅读邀请,携手华山中学以及华山中学的对口帮扶学校,一起开展“教师共读”活动。

  李永梅说,两年来通过各种线上活动,团队一起与当地教师共读了《未来阅读》《怎么做课题研究》《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光影启迪教育》《走向实证》《教育原乡:寻根与展望》……“有书、有阅读、有知识分享,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有了自己的书房,有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和写作,也在学习共同体中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郜云雁)